知足常樂?那些老人沒有告訴你的事

      “年輕人,要知足常樂啊!這世界上的物慾是永遠追逐不完的,如果一直追求,你永遠不會滿足,也永遠不會快樂。”常常聽到老一輩的人,或者是身邊的長輩嘴裡掛著這一句話。然而說著這句話的人,你下次可以稍微觀察一下長的是什麼樣子,身上穿著什麼樣的衣物,著什麼樣的房,開什麼樣的車,朋友妻子都是什麼樣子的人。以我的經驗來說,我看過這些人,而我自己也曾經是這樣子的人,所以才可以抽離出來檢視自己。
        這些人通常是這樣的,穿著簡單樸素寬鬆的衣服,臉上時常掛著單調的笑容,通常有著大眾臉,用著陽春型的智慧型手機,身邊的東西也是很久沒換了,做的工作可能也是很簡單或一成不變的東西。


我想問的是:你想成為他那樣子的人嗎?




        我接下來想說的不是要否決知足常樂這套理論,也不是要贊成這套理論,那這樣我到底站在哪一邊呢?我的想法是,競爭是生物的本能,從遠古時代開始,競爭一直存在著,只不過資源有沒有充足,或者是生物量有沒有過多。學過生物的人都知道,當一個環境負荷不下生物的數量,就會開始產生淘汰,而這淘汰就是從弱者或是找不到食物資源的生物開始的。

        因此,我們來觀察這個現象,如果在一個太平盛世,或充滿資源的環境,或是你本身條件就很好,可以安穩的過日子,那知足常樂這個理論很適合。但如果你今天是工作做得很辛苦,每天要兼三四份工作,全家人擠在一個十坪大的房間裡,東西只能用人家不要用的,那我會說,你就不要管什麼知足常樂了,專心追求如何讓自己的生活品質變好吧!知足常樂只會成為你上升的阻礙。因為人類製造了一個很安全的環境,讓自己不會受到野獸的攻擊,不用每天擔心有生命危險,夜裡天天可以睡得安穩,要水喝就有水喝,要肉吃就有肉吃,甚至把自己的生存當作基本權利,要求政府要為此負責。所以人類才會有了這些假象,讓自己失去了這些競爭的心態,因為資源太豐富了,甚至是因為,人的財富有等級之分,所以有更多更好的物品出現,當然頂級的東西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。

        這樣的話,平常應該保持著什麼樣的心態呢?應該是視情況而定,當你看到你想追求的,應該盡情釋放你的慾望去追求,增加自己的能力去擁有這項東西,雖說可能你得到了之後,一段時間後就感覺這東西沒什麼,好像也還好,這個時候,莫名其妙的空虛感湧現,你就可以說自己知足常樂。而等到又有下個想要的東西時,就去追求吧,保持你的侵略性,保持你的動力,你的生活才會愈來愈好的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