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尊男卑的好人浪漫主義

拜現在網路所賜,我們才能知道,在台灣的男性世界裡,很多事情是很可悲的,尤其是對於追求女生這件事,出現了很多代表性的新名詞,尤其是這個字意備受扭曲的詞:

好人


查了一下維基百科的定義:
好人:指付出很多但卻被對方拒絕交往的人


大部分男性,其實就算是帥哥,可能都會有這種的經驗,你付出很多,女生卻不把你當做一回事,而你卻付出愈來愈多,多到自己負荷不了,而對方也負荷不了。最後,女生因為收到太多,而壓力太大,也不想給承諾,對於這所謂的好人,講出女生埋藏在心裡已久,早該講出口的話。而後來女生,反而去投奔付出很少,甚至有點愛理不理的壞男人。

這是台灣很常見的爭議性課題,為什麼女生會愛壞人而不愛好人?老實說,理性上而言,我也覺得應該是愛上好人才會有更好的未來,可是現實卻不是如此。今天所要探討的是,為什麼台灣男生會有這樣子的心態,為什麼台灣男生習於把女生拱在手心上,像珍珠一樣把女生呵護著,當公主一樣地侍奉著,這時從哪裡衍生出來的文化?

我問過很多的人,大部分脫口而出的答案,是儒家文化。我想,很多華人習於把自己軟弱的原因歸於儒家。可是關於女權主義這點,他們就說錯了。而關於儒家的軟弱文化,也被大家數人所誤會,其實儒家一開始強調的是讓國家強盛的方法,畢竟在春秋戰國時代,學說要被重視,必須要對君王有用才行。而到後來,是被宋代的理學儒者,改成比較偏於懦弱的解釋。即使如此,儒家從古至今,就從來沒有說過女權主義、男女平等、要呵護女生這之類的言論。中國的思想一直以來是男尊女卑的,不會有給女人發表意見的機會,也不會把女性捧在手心裡,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,只有男挑女,父母要你嫁就是要嫁,夫可以休妻,這些種種都證明了,台灣男生的懦弱並不是華人文化造成的。

那到底是哪個原因讓台灣男生成這付得性呢?我看過的香港、澳門、大陸、甚至馬來西亞的華人,大部分是非常具有侵略性格的,甚至可以明顯看出自私的地步。但反觀台灣,男生普遍是比較柔弱的,比較沒有主見。我估計是受了西洋文化很大一部分的影響,但這西洋部分,不是指歐洲,而是美國式的紳士文化,也許是美國人過去飄洋過海,形成男多女少的形勢,造成女性變成稀少的資源,而大家開始用自己得到的資源來求愛,造成這樣的紳士風格。不過我想台灣男生也不能完全歸納於此。歸咎於哪些原因對於自己也沒多少幫助,還是早點尋求改變比較實在吧!

留言

熱門文章